“Angel Falls”《夢傳說》

(Original posted in yahoo blog at 2007 September 16)

Image

欣賞日期:2007 年 9 月 14 日(星期五)及 9 月 15 日(星期六)
時間:晚上 7:45
地點: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

故事大綱

跳舞的藝術生命何其短暫、何其無情,
但為何仍甘願把最絢燦的黃金歲月獻給舞蹈藝術和夢想?

飽歷滄桑的舞蹈員林翔,希望重整旗鼓,組織一隊舞蹈團,把舞蹈藝術發揚光大。
他開始物色人手,特別要尋找一對和他失散多年的母子,母親叫胡麗仙,是林翔的師妹。
幾經打聽下,林翔才知道她兒子胡樂當上了職業舞蹈員。
林翔來到澳門,與胡樂重見。

林翔邀請胡樂跟他回香港,胡樂二話不說便加入他的隊伍。
林翔從胡樂口中得知,師妹胡麗仙早已改行,專賣水晶裝飾,改名胡晶晶,不再踏足舞壇。
胡樂在訓練的過程中,認識了不少舞蹈奇才,學員各人背景不同,際遇各異,
唯一相同的是各人都熱忱舞蹈藝術,把舞蹈視為生命。
胡樂不知不覺被其中一個隊員,舒玲,吸引住了。
舒玲對舞蹈的熱盛,令胡樂醒覺,全情投入舞蹈精神,感受生命的流程,尋找真實的自己!
胡樂被舒玲的真誠所感動,他再次勇敢地面對一件童年憾事……

胡麗仙知道了胡樂跟隨林翔習舞後,十分不悅。
胡麗仙與林翔相見,林翔認為胡樂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希望胡麗仙不要浪費兒子的天賦。
林翔說一個真真正正愛上舞蹈的人,內心那團火始終不會熄滅!
就如他自己一樣,對胡麗仙的感情始終如一……
這一晚,舞蹈團第一次面對觀眾,各人趕著演出前的準備,緊張不已。
胡樂揮灑自如地跳出真我,胡麗仙感動了,她深深知道自己內心的那團火始終沒有熄滅!
她感到欣慰,因為原來舞蹈一直沒有離棄過她,而實現她的夢想的人,就是自己的兒子。

特邀演出嘉賓

陳秀雯

主要演員

陳榮、彭蓉蓉、陳俊、何健、江麗明、柯志勇、陸仁山、陳磊、何承臻、呂克文

製作人員

編劇/導演/填詞:杜國威
音樂總監/作曲/編曲:高世章
編舞:王廷琳
佈景及服裝設計:李峯
燈光設計:鄧煒培
歌唱指導:馮夏賢
音響設計:馬永齡
監製:李藹儀
執行監製:錢佑
製作經理:王永強
舞台監督:陳國偉
執行舞台監督:周悅言
助理舞台監督:趙銓燊、林澤文
電器/音響技師:李樹錦

觀後感

真的是一個意外的安排,讓自己連續兩晚欣賞不同 cast 的《夢傳說》。相信在場的觀眾中,有很多人是看完一次又一次,事因當我第一晚入場欣賞,開演前,觀眾們已給我一個錯覺,究竟是晚演出是粵語演出還是普通話演出。我心想,難道舞蹈團的演出猶如話劇團一樣,有粵語及普通話演出嗎?原來只是 main cast 們的以粵語及普通話演出或演唱,而其他演員則均絕大部份以粵語演出。

演出佈局相當特別,有別於看一般的音樂劇,除了主要演員全是舞者外,在時空交錯上是顯得多麼自然。首先在 openning 的時候,在排練室內的精彩舞蹈,他們不是飾演其麼人,而是確確實實地表現自己,說說自己為何選擇跳舞,再由排舞師說要開始排戲,戲才真正的演出,到第二幕的初段,又會將時空帶回到排練室,讓陳秀雯及各舞蹈員說說對排練的感受及對角色的睇法,感覺很特別,也許這是第一齣音樂劇用上這種手法鋪排整齣劇的流程。

陳秀雯所給我的印象真是萬分驚喜,在印象中,陳秀雯在電視上未曾演繹過這類型的角色,曾在電台的節目訪問中亦聽過她對這類角色的揣摩甚為困難,但這兩晚欣賞她演出時,發現她那種「姣」、風騷的 character 完全沒有過火位,甚至是恰如其份。第一次看陳秀雯做舞台劇,真的很有新鮮感。

陸仁山曾在《邊城》重演時已欣賞過他的演出,在劇開場的時候,排舞師已說出林翔是一個怎樣的中年男人,也許陸仁山的確給人一個成熟穏重的感覺,不過飽歷滄桑似乎在他的臉上卻感受不到,也許這就是要遷就舞蹈員要時空交錯而不能在化裝上做任何功夫。不過,在眾多舞蹈員當中,他的歌聲算稱得上是唱得不錯的人。

由於是次音樂劇是由香港舞蹈團主演,所以從來沒有期望舞蹈員的歌喉會達到甚麼水準。不過,這兩晚看不同 cast 飾演同一個角色,整體表現上,我個人覺得以 15 號晚的 cast(陳榮、彭蓉蓉及陳俊)的一組比較跳脫,較為突顯胡樂、舒玲及凌浩這三個角色,雖然有亞啤老師作為歌唱指導,亦相信各舞蹈員在歌唱技巧上有一定的進步,然而在演出之際,也許難免遇上緊張的情況,因此兩晚聽這兩個不同 cast 的舞蹈員均有走音或者 under pitch 的情況出現。若然香港舞蹈團在日後真的有走向音樂劇的方向的話,相信要多鍛鍊舞蹈員的歌喉。此外,兩位童星的表現也不錯,尤以呂克文的表現甚為鎮定,呂克文於 15 號晚的演出曾在台上出了點點意外,但仍可鎮定地繼續演出,飾演他母親的陳秀雯亦因為他這個意外而作出恰當的臨場表現,相當不錯。不過童星的童聲就有點保留,好聽一點,因為他們仍是小孩子,就算是走音或者唱不到也情有可原,但難聽一點,小孩子也可以找到一些受過訓練的,一齣音樂劇在演出時有這麼多走音的情況,縱使畫面是多麼配亮也會大打折扣的。我是一個不懂舞蹈的人,我不曉得如何評論舞者的舞,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,對於劇中的舞蹈場面感覺十分不錯,尤以 openning 及 closing 的那兩場舞,整體的合作性讓人感覺很不錯,看上去也很合拍。

從《夢傳說》一劇,我看到世界大同。無論是音樂、舞蹈或是其他藝術工作,似乎是沒有年齡歧視,沒有性別歧視,更沒有國籍歧視。《夢傳說》內的每一位舞者,均來自不同地方,有說廣東話的,有說普通話的;有年紀小的,有年紀老邁的;有四肢健全的,有坐輪椅的;所以「夢」,不是某一些人的專利,而是任何人皆可以擁有,只要肯堅持的話,夢,終有日會成真。

花絮

台上有台上的光芒,台下亦有台下的閃爍。15 號的這個晚上可真是星光熠熠,在席的星而我又可以說得出其名的,有:蘇玉華、潘燦良、金培達、劉雅麗、毛俊輝、蘇永康…… 真的是演出時台上有台上的熱鬧,中場休息時,台下有台下的熱鬧。

Leave a comment